第017章 触目惊心-《幸福背后》


    第(2/3)页

    因为脚几乎无处安放,另一只左脚几乎是悬着的,所以,车子已启动,根本就站立不稳,惯性使然,差点一个重心不稳摔倒,无奈,她只好赶紧把住一根已经搭了很多手的柱子。

    长长的公交车载着满车厢的乘客在钢筋森林里蜿蜒向前穿梭着,时疾时缓,时而靠站几分钟。

    不知站立了多久,田甜终于到站了。

    她扒开水泄不通的人群,艰难地挪下车。

    一落地,她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两只脚都麻木了,委实不适。

    她第一反应就是尽可能地减缓自己的痛苦,解除不适。

    于是,她弓下腰来揉了揉两个小腿肚,但,毫无用处。

    无奈,她只好一脸愁容和无助地站立在原地,凭着坚强的意志力,等待不适逐渐散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双脚总算不会软趴趴的不能举步了。

    这时,她才松了一口气。

    晚上,田甜洗好澡后,便悠闲地坐下来观看电视。

    突然,跳入一则“清理整顿市容市貌”的有关纪实报道。

    报道称,最近,市政有关部门,除了狠力整顿“乱摆摊设点”外,还打击闹市区的乞丐和流浪汉等。

    随行记者把当时作鸟兽散的景象实录下来,为了逃窜,为了躲避城管的严厉处罚,在逃跑时,即便西瓜或李子从车上滚落下来,原本斤斤计较的小贩们也无暇顾及了。

    心想,摊贩们也要一定的车技、胆识和敏锐的听觉视觉才能胜任的。

    看着他们那狼狈不堪抱头鼠窜的样子,让人既同情又忍俊不禁。

    但,当镜头对准那一群孩子时,田甜再也笑不起来了,只有深深地震撼,只有揪心般的疼。

    只见,那些脏兮兮的孩子,全都是十岁以下的儿童,脸上写着大大的懵懂无知和窘迫。

    记者给每一个人特写,并让他们分别作自我介绍。

    也许是第一次对摄像镜头说话,他们好像都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久久都没有人率先开口。

    当记者再三劝说和鼓励后,一个稍显胆大的男孩才低声又快速地陈述。

    但,说的不是普通话,是他们的家乡话。

    记者一脸错愕,不知所云。

    无奈,又叫他再说一遍,才勉勉强强的一知半解。

    大概的意思是,他叫李明。问他怎么不上学,他说,家里没钱,只能让弟弟妹妹上。

    当镜头对准第三个虎头虎脑的小孩时,田甜不禁大惊,咦,这个不就是天桥上的那位小乞丐吗?

    因为有一面之缘,所以,她不由更加饶有兴致地洗耳恭听,想看看他为甚要乞讨——甘愿出来当一位被人鄙夷的叫花子。

    他说的也是方言,也许语速并不快,所以,勉强能听清,也能猜测到大概是什么意思。

    “小朋友,你多大了?”记者问。

    “四岁。”他看了看面前的记者,流利作答。

    “你叫什么名字?”

    他有些迟疑,道:“我有两个名字,你说的是哪一个?”

    “啊?你干嘛有两个名字呀?” 记者猎奇的嫣然一笑,

    “我阿婆说,一个是爷爷取的,另一个是我妈妈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