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大帅,邸报刚刚到达,朝廷已经任命谏议大夫韦丹韦大人做东川节度使了。韦大人已经从长安出发,很快就要到梓州了,您用东川节度使大印,万一将来被御史检举,朝廷必然会追究,不合适。” 绕了这么长时间弯子,高崇文已经很不耐烦了,作色道: “你到底要说什么?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就不能爽快一些吗?” 那幕僚见已经吊起了高崇文的胃口,就不再绕弯子,应承道: “是,大帅。”幕僚拱手道,“大帅,您不觉得我军打得太快了么?” “是啊,西川军也太不经打。掌书记那里的告捷文书改过了吗?”高崇文一脸得意,他当年最光辉的一场胜利是以三千人大破吐蕃三万人,但是此后这么多年就一直没有出头露脸的就会,久被压制,现在受到重用,又连战连胜,自然踌躇满志,不过高崇文到底年纪老大,马上回过味来,直视幕僚道: “你什么意思?” “小的没别的意思,为大帅营窟,我长武将士求功耳。” 幕僚的脸上露出了从骨子里发出来的笑容。 营窟这个典故出自冯谖客孟尝君,战国时冯谖受孟尝君知遇之恩,以狡兔三窟为例,为孟尝君在封地薛地市德,使孟尝君获得薛地百姓的坚定支持;利用外国来为孟尝君抬身价,使齐王不得不依仗重用孟尝君;趁机求太庙法器到薛地为孟尝君巩固根本,使得齐王不敢轻易讨伐薛地。这样为孟尝君建立了功业富贵的保障。这人明显是以冯谖自比,不过高崇文没念过书,却听不懂什么意思,求功他倒听懂了,问道: “如何求功?” 此时的幕僚已经没有了开始时的恭谨,早已直起了身子,一副指点江山的气概,道: “大帅,属下斗胆问之,是好打的仗立功大赏赐多还是难打的仗立功大赏赐多?” “自然是难打的仗立功大赏赐多了。” “是打的时间长的仗立功多还是打的时间短的仗立功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