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还是淮西-《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第(2/3)页
“臣以为可以趁机分割淄青。”
李诵等了半天,没有一个宰相建议出兵的,就笑问李巽道:
“财神爷前来,何故不言不语?”
李巽道:
“陛下若是要招讨淄青,臣自然言语,陛下若不招讨,臣自然不言语。”
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李诵道:
“若朕要招讨,你作何言语?”
李巽起身道:
“臣以为不可。陛下免了关中两年赋税,又免了东西川一年钱粮,眼下府库中仅有钱二百余万缗,扬子院只有钱十万缗不到,各地夏解未至,陛下若是要兴兵首先要发动各道兵马,如此粮饷赏赐都要从国库中出,没有出兵这二百万缗就要耗去一半,若朝廷兵锋不利,这二百万无论如何都不够。战事一起,夏解必然受到影响,朝廷开支一旦出现问题,臣害怕乱的就不止是淄青了。”
道理分析的极其透彻,一直默不作声地陆贽道:
“臣也以为不可妄动淄青。前者陛下已经以程执恭为横海节度使,此时如何能不允许李师道继任?淄青与淮西素有勾结,一动淄青,我军就要发诸道兵马围攻,南面西面淮西必然从后面牵绊,威胁中原淮南,则我军就有两面发不上力,魏博与淄青唇齿相依,必不肯尽全力,只怕暗中资助也未可知。如此劳师远征,徒耗钱粮,臣以为大不妥。若要伐淄青,淮西必除。臣以为国策已定,还是应当先经营淮西,再图淄青。”
李吉甫附议道:
“臣附议。陛下可暗中令各镇加强军备,淄青不服王化五十余年,李师古、李师道兄骄弟纵,陛下优柔之,战机必然不是一次两次。淮西平后,朝廷手握道义,何时兴兵全凭陛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