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洛北观兵-《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第(2/3)页

    “倘若苻坚当初淝水之战战胜,攻晋成功,那些慕容氏、姚氏还会再起吗?只怕会死心塌地,努力为苻坚开疆拓地,然后功成身退,在大兴城里养老吧?”

    不知怎么的,李诵在洛阳忽然想起了长安的事情,想到长安又想起了曾经在长安建都的诸多已经烟消云散的王朝,接着想到了其中很强大的一个前秦。忽然李诵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形势比人强。能够使得一个人忠诚的,是形势,而不是心地。隋朝如果保持强大,李渊就是最不可能背叛的一个人,而如果自己衰落,最忠诚的大臣也会背弃她离去。当初自己孤身涉险时田兴尚且心向朝廷,现在的形势下,田兴凭什么会耍花花肠子呢?就算有,他也不该这么表现出来。

    既然不是耍花花肠子,那么田兴想要干什么?本书转载ㄧ6k文学网αp..cn

    联想到自己案头堆积的请战奏章,李诵彻底明白了,田兴的心思和这些朝中的大臣并无二致,只是由于位置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罢了。

    李诵对田兴彻底放下心来了,接着又想到了王承宗身上。大势如此明了,就算王承宗再顽悖,也能看得出来和朝廷对抗,或者说给大唐和谐社会添堵意味着什么。既然这样,他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强硬呢?

    如果说田兴奔袭贝州是为了想朝廷显示自己以及魏博军队的能力的话,那么王承宗如此强硬地宣示,是不是也在提醒朝廷,自己也很强大,如果朝廷收之为用,肯定也是能有一番作为呢?

    “呵呵呵呵呵,想要朝廷用你也可以,但是成德是不能再割据了!”

    既然把握住了事件双方的心态,怎么解决这个事李诵就成竹在胸了。李诵当即吩咐道:

    “李忠言,去传当值的学士来见。”

    不多时,当值的翰林学士吕温奉命来到。君臣二人仔细商讨了许久,李诵才放吕温回去睡了。

    第二天早朝,李诵正式宣布,五日之后,将在洛阳以北检阅驻扎在洛阳附近的平叛官军。同时下诏着裴度继续前往魏博宣慰,着成德和魏博派遣官员入朝说明情况。

    成德和魏博的官员本身就在路上,听闻皇帝下诏自然加速前行,两三日就到了洛阳。成德派出的是王承宗幼弟王承元,而魏博派出的是田兴长子田布。两人几乎是前后脚就进了洛阳,不过到了洛阳并不意味着就能见到皇上。用礼部官员的话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