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习山-《赵公子》


    第(2/3)页

    至于其他地方,如果真的全部坚壁清野,哪怕最终消灭了三万赵军,颗粒无收的关中,势必也会让秦国元气大伤。

    甚至于,将会有许多关中百姓饿死。

    有了粮草以后,赵嘉就再也无所畏惧,沿着丹水顺流而下,直扑武关。

    武关虽然险峻,却也只是对于外人而言,想要从内部攻破,倒也并非什么难事,这不仅与武关主要是为了防备外敌有关,也与武关地形脱不开关系。

    武关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少习山,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

    此关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

    武关以西地势较为平坦,属于一处高低平原,唯有少习山可以作为屏障,然而出关东行,山路却是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

    东边有四道岭,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峭,素有‘上山一道,不容并骑’之称。

    也正是如此,其余各国想要从东门攻入武关,困难无比。

    “君上,前面就是少习山,若想攻克武关,必须先拿下此山。”

    赵嘉问道:“汝可有良策夺取少习山?”

    对于武关地形,赵嘉早就了解过了,虽说从秦国内部进攻武关西门,相比较而言容易许多,却也并非真的唾手可得。

    不说其他,仅仅是少习山上的岩壁、断崖,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如果是强攻少习山,赵军纵然能够最终取胜,伤亡也绝对不会在少数。

    “君上放心,吾叔父曾在秦国为将多年,哪怕最终被吕不韦、蒙骜所害,门生旧部仍旧不在少数。”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被打压,却仍旧有些明面上与叔父交情不深者,侥幸躲过了一劫。”

    “驻守少习山之都尉安承,就是叔父当年旧部,只要君上让我去见此人,必能劝说彼放弃抵抗,让我军不费吹灰之力攻下少习山。”

    “没有了少习山这座屏障,武关唾手可得也!”

    很显然,王翦属于那种谋而后定之人,既然建议赵嘉南下攻武关,自然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不曾想,赵嘉却是犹豫道:“既然此人表面与王老将军交情不深,如今又躲过了吕不韦等人的清洗,想必已经开启了新生活。”
    第(2/3)页